本课程的内容在整体结构上,遵循“衍生品概述――定价――应用”的讲授顺序。其中金融衍生产品部分又具体分为远期和期货、互换和期权。这种讲授顺序符合金融工程学科特点和初学者的学习逻辑,容易对各种产品的特点、定价和应用进行对比。
在具体课时分配上,以各类衍生品的定价和运用为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数。
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每个部分均大量运用案例,使得学生不迷失在大量的数学推理中,始终带着金融的思想和明确的目标学习金融工程知识,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
金融工程课程内容涉及大量模型、计算和编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相对枯燥。在多年的教学中,本教学团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升显著。目前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 问题导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最新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2. 扎根中国的金融工程教学:我们坚信只有与中国现实充分结合的金融工程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中国现实市场与教科书的理想假设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探索理论、模型与现实的差异,研究如何研发适用于中国的理论模型,能更好地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理论知识及其运用。
3. 化难为易的教学方式:金融工程是金融领域中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本课程一方面在长年教学经验中搜集和整理了学习中的大量常见误区,在课堂上讨论和澄清;一方面侧重用金融直觉来阐述数学模型和技术,直击问题本质;最后,在课程中大量制作图表,以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授课,因为简单鲜明的图像比语言和文字更直观,更好理解,更有穿透力,记忆更深刻。
4. 在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授课过程中给出数个基于真实案例的研究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提交数据、程序和正式报告,并选择性地进行课堂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5. 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的建设一直致力于及时更新,务求前沿,务求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都是前沿理论、最新实践、最新数据、最新课件。
掌握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定价原理
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
为现实世界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周数 | 时数 | 教学主题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1 | 预习要求 | 作业要求 |
1 | 3 | 第一章:理解金融工程 | 金融工程概述、金融工程主要内容、金融衍生品 | 线下教学 | ||
2 | 3 | 第二章:远期、期货市场 | 远期与期货概述、远期与期货市场、远期与期货比较 | 线下教学 | ||
3 | 3 | 第三章:远期与期货定价 | 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远期与期货合约定价、远期与期货价格一般结论 | 线上自主学习 | ||
4 | 3 | 国庆放假 | 其他 | |||
5 | 3 | 第四章:远期、期货合约运用 | 运用远期、期货套期保值;运用远期、期货套利与投机 | 线下教学 | ||
6 | 3 | 第五章:金融期货 |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利率期货套期保值 | 线下教学 | ||
7 | 3 | 第六章:互换概述 | 互换定义、互换市场 | 线上自主学习 | ||
8 | 3 | 第七章:互换定价与风险分析 | 利率互换合约定价、货币互换定价、互换风险分析 | 线下教学 | ||
9 | 3 | 第八章:互换合约运用 | 运用互换进行套利、风险管理和创新 | 线下教学 | ||
10 | 3 | 第九章:期权市场 | 期权的基本属性、期权合约及其交易机制、期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 线上自主学习 | ||
11 | 3 | 第十章:期权价格分析 | 期权回报与盈亏、期权价格上下限 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平价关系 | 线下教学 | ||
12 | 3 | 第十一章:权利价值: | BSM模型股票价格变化特征、BSM微分方程、风险中性定价原理及其应用、欧式期权的BSM模型 | 线下教学 | ||
13 | 3 | 第十二章:期权定价数值方法 |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有限差分期权定价模型 | 线下教学 | ||
14 | 3 | 第十三章:期权交易策略 | 期权交易头寸、期权交易策略、期权交易策略现金流分析 | 线上自主学习 | ||
15 | 3 | 第十四章:期权价格敏感性 | 希腊字母、期权套期保值 | 线上自主学习 | ||
16 | 3 | 课堂讨论 | 金融工程应用场景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其他 |
1教学方式: 线下教学、线上自主学习、社会实践(外出考察)、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