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金融强国学术论坛第262期: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演进 ——以英格兰银行发展的若干片段为例

发布日期:2025-10-13阅读:10

1011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在综合楼846成功举办第262期钱塘金融强国学术论坛。本期学术论坛邀请到了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洋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演进——以英格兰银行发展的若干片段为例”的学术报告。金融学院执行院长方霞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学院20余位师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汪洋教授梳理了英格兰银行设立的背景,指出英格兰银行的设立并非孤立事件,而是17世纪末财政危机、战争压力与制度借鉴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特别提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在金属储备与信用管理方面的先驱实践,为英格兰银行奠定了重要理念基础。而1694年通过“以贷款换特许”的方式创设英格兰银行,也标志着国家信用与金融制度开始深度融合。


讲座中,汪教授重点讲解了英国历史上的两次硬币重铸改革。1696年为应对劣币流通和白银外流,英国实施银币重铸,并由艾萨克·牛顿出任皇家铸币局局长主持相关改革。1816年,英国在战后确立金本位制度,改铸索维林金币,统一货币金属标准,为后续金融体系稳定提供支撑。


讲座还简要回顾了1797年英格兰银行暂停兑付、战时纸币发行“双轨制”及战后恢复金本位的制度演变。汪教授指出,这些历史片段展现出金融制度在应对危机中的灵活调整与演进特征,也为理解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结束后,汪洋教授与师生围绕数字货币、“比特币”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交流。本次讲座史实详实、视野开阔,体现了制度史研究对现实金融问题的启发价值,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