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在浙江工商大学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5-10-14阅读:11

2025年10月12日,第十六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金融教育论坛秘书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论坛围绕“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这一主题,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40余所高校与机构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01

大会致辞

开幕式上,国家杰青、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教授分别致辞。

图片
王永贵校长致辞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沿革、发展战略和办学特色,他认为本届论坛是对“金融强国”这一重要战略的积极响应,充分体现了国内金融高等教育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对加快培养服务中国金融实践的高质量金融人才具有深远影响。他强调了本届论坛的举办对促进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
李建军理事长致辞
中国金融教育论坛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教授在致辞中代表理事会和中央财经大学欢迎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他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课程建设、教材编撰等方面推进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相关工作,并分享了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金融学》试用试教备课会的经验。他还呼吁高校学者积极为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卓越金融人才贡献力量。
开幕式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方霞教授主持。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本次论坛的主题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及时回应了新发展格局对高质量金融人才的需求。
图片
方霞教授主持开幕式

02

主旨报告


     主旨演讲由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汪洋教授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金融学院院长张学勇教授主持。
图片
图片
汪洋教授与张学勇教授主持主旨演讲

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教授作了“金融教育重在培养‘金融思维’能力”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金融思维是一种以金融视角观察问题、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金融人才培养需要注重金融服务思维、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风险思维。金融思维培养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全面掌握并用好金融和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培养系统思维、培养战略思维。  
图片
何德旭教授作主旨演讲
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健教授作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努力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旨演讲。结合当前中国金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任务,她指出编写政治站位明确、具有原创性自主性的《中国金融学》教材,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需要,是落实国家事权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强国理论支撑的需要,是新时代提高金融教育质量的需要。结合《中国金融学》编写工作,她还介绍了如何确定教学定位与原创性教材编写思路、如何搭建主知识体系与原创性教材的框架结构、如何进行原创性教材推广与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的经验。
图片
李健教授作主旨演讲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教授作了“数智时代金融人才培养的挑战、困境与破局之道”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数智时代金融人才培养面临招生难度加大、行业拓展迅速、逆全球化围堵、00 后价值诉求变革等四大核心挑战,并存在学科专业调整滞后、自主知识体系不够、教学理念传统等三大核心困境,而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的三方协同是数智时代金融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图片
李善民教授作主旨演讲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教授作了“双链主基金:AI新质生产力的投资逻辑”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将人工智能作为“主菜级”战略性技术,而发展AI新质生产力要发挥“链主”型企业的市场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调整股权投资机制,改善私募基金生态,着力解决“投资难”问题。为防止出现技术锁定现象,他建议科技链主企业股权投资相关创业企业,助推相关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链主企业大规模投资科技链主企业,形成“技术-订单-数据”飞轮,助推科技链主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图片
范从来教授作主旨演讲

03

圆桌论坛

 两场圆桌论坛分别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钱水土教授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浙江工商大学地方金融监管研究中心主任柯孔林教授主持。
图片
圆桌论坛一
围绕“金融强国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一主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金雪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潘英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室首席专家潘英丽教授,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王爱俭教授,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首席教授、名誉院长熊德平教授,湖南大学原副校长张强教授等5位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嘉宾们剖析了金融人才队伍面临的能力缺口,并一致认为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金融教育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图片
圆桌论坛二
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理论变革”这一主题,浙商资产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浙江工商大学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副院长冯毅博士,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蒋海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义中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王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余明桂教授等5位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嘉宾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是一场深刻影响金融行业的技术革命,高校学者需要积极面对AI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快推进金融学研究范式变革,为建构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更多贡献。

04

分论坛


分论坛分为2个教学类平行论坛和5个学术类平行论坛,参会嘉宾围绕“国一流课程与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与教学创新”“绿色金融与家庭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资本市场与资产定价”等主题展开研讨,近百名学者参与汇报与交流。



分论坛


05

论坛理事会会议

另外,10月11日晚举行了论坛理事会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彭俞超教授主持。在理事会会议上,浙江工商大学汇报了第十六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筹备和征文情况,暨南大学汇报了第十七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筹备计划。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金融教育论坛新增理事单位名单,并投票推选产生第十八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承办方。



06

大会颁奖

第十六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自2025年7月起发布征文启事,历时3个月,收到来自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金融机构的投稿70余篇。经过专家组匿名评审,共产生13篇获奖论文,其中学术类优秀论文奖特等奖1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教授、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教授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教学类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全博士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柯孔林教授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


图片
王永贵校长为学术类特等奖获得者颁奖
图片
李建军副校长为学术类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图片
金雪军教授为学术类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图片
李传全总经理为教学类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图片
柯孔林校长为教学类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中国金融教育论坛为我国金融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创造了分享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平台。本次论坛的圆满举行,不仅为解决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教育面临的重大实践挑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案,同时也为金融研究者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加强相互交流的桥梁。


图片

第十六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