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精英进课堂第一百零九讲暨“‘人工智能+’行动与金融业发展”系列活动第四讲 不良资产合同管理实务——如何利用法律思维防范业务风险

发布日期:2025-04-09阅读:10


48日上午,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金融教师党支部、地方金融创新监管研究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浙江省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联合开展的“‘人工智能+’行动与金融业发展——金融业界精英进课堂”系列活动第四讲,在教学楼B108教室与线上钉钉直播同步开展。此次活动也是金融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活动中实践育人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到浙商资产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刘芸为主讲人,演讲主题为“不良资产合同管理实务——如何利用法律思维防范业务风险”。讲座由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王文春老师主持,线上线下共200余人参与。


 

此次讲座围绕的主题是不良资产合同管理与审查实务。刘总开篇以一句西方的谚语“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 为引,指出合同是财富的一种体现形式。其次,点明了不良资产合同法律审查的两大目标,分别是防范风险和促进交易。其中,防范风险是合同法律审查的基本要求与目的,促进交易是合同法律审查的根本落脚点。然后以芝加哥市中心著名的瑞格利球场为例,向同学抛出了关于合同处置的诸多学术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积极的探讨和发言,最后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和看法。

 


刘总接着介绍了合同整体的交易思维,分为三个步骤:先识别交易目标,了解交易背景与交易结构,然后认真地核实法律文献的要求,最后审查合同文本,寻找最优方案。刘总强调,在因合同纠纷发生诉讼时,要具备反向诉讼的思维,即为实现经济交易目的,对当事人自身及市场上同类主体曾经遇到或发生过的诉讼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归纳总结运用于待审项目,针对性的设计相关风险防范条款。然后,刘总指出不良资产合同法律审查的三个要点:保证合法合规的同时,确保逻辑严谨、周延可操作,以及保证公平性和倾向性统一。特别是在合规性审查中,要排除掉法定的无效情形,使审查符合地方性法规、规章、监管规定、政策及行业准则。最后,刘总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完不良资产合同管理中的交易对手管理、合同文本管理、合同评审管理、合同签约管理、合同全面履约管理、合同结项管理六大管理板块,并提出对不良资产合同管理发展的智能化展望,包括不良资产智慧合同管理系统的规划、流程数字化、合同审核的智能化、履约管理的智能化、归档统计的智能化,指出未来不良资产合同管理发展将会结合人工智能,在高效率高水平的方向迈出重大一步。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刘总耐心解答了关于不良资产合同处置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她鼓励学生多参与实习实践,提升专业技能。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金融实务精英进课堂是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不断拓展与业界联系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升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人才素质培养质量,打造卓越金融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