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金融教师党支部、地方金融创新监管研究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浙江省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联合开展的“‘人工智能+’行动与金融业发展——金融业界精英进课堂”系列活动第三讲,在教学楼A320教室与线上钉钉直播同步开展。此次活动也是金融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活动中实践育人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到美私募基金投研总监方凯文作为主讲人,演讲主题为“AI时代的成长股投资”,讲座由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韦宏耀老师主持,线上线下共200余人参与。
首先,方凯文总监深入剖析了中国A股市场的运行逻辑与投资策略。他指出,A股市场具有独特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投资策略,如量化交易、事件驱动、技术分析等。他指出,量化交易门槛较高,依赖强大算力支持,通过高频交易获利;事件驱动则要求投资者迅速捕捉信息,将其转化为投资机会。方总强调,A股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其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微小信息可能被迅速放大,影响股价走势。特别提到,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金融行业格局,学生应关注算力产业链等新兴领域的机会。
方总监还分享了多种投资策略,包括技术分析和策略套利。他以身边同事的实际交易案例为例,介绍了利用超预期年报进行短期套利的方法,但也提醒同学们注意短期主义可能导致的优质股流失问题。他特别指出,许多牛股的崛起源于净利润断层,即某一季度业绩突飞猛进,超市场预期。因此,他建议同学们密切关注每季度财报,同时警惕财务空窗期可能出现的投机“妖股”,因其在财报公布后可能面临巨大下跌风险。
在谈及价值投资时,方总监认为深度价值投资在消费领域更具优势,因为消费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更易产生长期牛股。他对比了港股与A股的消费股,指出港股在这一领域的机会更多,并以古茗和奈雪的经营差异为例进行了说明。方总还阐述了价值投资的两类方向:价值股与成长股。价值股一旦被市场发现,入场时机有限;而成长股则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涌现新机会。他提出了成长股投资的系统策略:从宏观研究入手,选定未来趋势行业,再深入进行行业与个股研究,以实现精准投资。
最后,方总详细阐述了大金融、大科技、大消费等领域的投资逻辑。方总还分享了他对投资实践的独到见解,建议学生从消费行业入手,培养基本功。他以白酒行业为例,讲解了如何通过总量思维和边际思维分析公司价值,并强调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的“三好原则”。此外,方总鼓励学生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方总监耐心解答了关于职业规划、投资策略及市场热点的问题。他鼓励学生多参与实习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同时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好奇心。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学生们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更明确了未来的学习方向。
金融实务精英进课堂是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不断拓展与业界联系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升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人才素质培养质量,打造卓越金融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