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钱水土教授、万谍教授和博士生尤航在Energy Economics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03-31阅读:29

近日,由我院钱水土教授、2022级博士研究生尤航和万谍教授(通讯作者)合作撰写的论文From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to ESG fund investing: Evidence from account-level data in ChinaEnergy Economics正式刊出。该刊属于JCR一区,ABS三星期刊,2024年最新影响因子为13.6,在597本经济与商业类别期刊中排名第1位。


文章概述

 本文利用蚂蚁森林项目收集的绿色能量数据衡量投资者的环保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PEB),实证结果显示,PEB对投资者基金持仓的加权ESG得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将PEB按绿色能量来源划分为利己型与利他型,发现相较于利己型PEB,利他型PEB更能显著提升投资者的ESG投资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面临极端天气事件、空气质量恶化等环境冲击,或具有声誉提升动机的情境下,利己型PEB在驱动ESG投资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此外,研究还发现,无论源于利他主义还是利己主义的PEB,其所驱动的ESG投资整体上并未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但两类动机下的投资者在风险和成本承担方面存在差异:利己主义投资者通过ESG基金投资显著降低了风险水平,而利他主义投资者则表现出更高的成本容忍度,愿意为可持续目标支付溢价。综上,尽管利他主义是PEB转化为可持续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在不确定性上升、组合分散需求增强或社会认同诉求增强等背景下,利己主义动机同样可能成为ESG投资的重要推动因素。上述发现有助于深化对可持续投资行为内在动因的理解,并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实证支持。

 

作者简介



 钱水土,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之江创投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和五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任第十、十一、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发展理论、绿色金融、创业风险投资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统计研究》、《Energy Economics》、《Emerging Market Review》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研究成果多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奖励。

 


尤航,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金融、金融风险,在《中国工业经济》、《Energy Economics》、《Emerging Market Review》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万谍,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校西湖学者拔尖人才。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金融系统工程分会专业委员会理事,《管理科学学报》、《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等期刊的匿名评审人,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研究兴趣集中于资本市场、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Energy Economics》、《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等国内权威期刊和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