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院钱水土教授、2022级博士研究生尤航和张潇元博士(通讯作者)合作撰写的论文《多层网络视角下产业链风险跨行业传染的机制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10期正式刊出。《中国工业经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其复合影响因子(2024版)、综合影响因子(2024版)分别为32.332、24.887。在该刊物发表论文,十分有利于我校应用经济学科发展、提升我校金融学科学术影响力。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技术竞争升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着区域化、本地化重塑。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的传统优势正在受到多重挑战,尤其是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多重压力下,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遭受严峻考验。
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高度网络化和复杂系统性特征,使其在面对极端事件或风险冲击时,任一薄弱环节都可能引发链式反应,甚至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尾部风险的行业内聚集和非对称传导机制的放大效应,进一步增加了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需求,聚焦于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传染机制,试图回答尾部风险如何通过交易关联与股权关联驱动传导,并揭示其在行业内和跨行业之间的动态传播路径与特征。研究结论不仅为监管机构识别关键风险节点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优化监管政策、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提供了系统性框架和实践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非线性关联视角,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产业链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本文借助交易和股权双重经济关联构造产业链多层网络,结合企业异质性和SIRS传染病模型,建立跨机构、跨行业的风险传染动态理论模型。进一步,结合单指数分位数模型、LASSO-CoVaR方法和TENET模型,生成具有非线性传染特征产业链网络结构,并构造系统性风险指标。理论分析发现,关联强度和交易对手数量均与风险溢出强度正相关,并且当行业之间交易对手数量较多时,行业之间风险溢出程度强于行业内部风险溢出强度。实证研究表明,上游行业是主要风险输出行业,下游行业则是主要风险输入行业;行业内部低于行业之间的风险贡献和暴露,凸显了尾部风险跨行业传染特征;进一步发现,交易与股权关联是产业链风险跨行业传递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应提升上游行业应对极端冲击的能力,完善高度关联下的风险防控策略,以防范尾部风险的跨行业传递。
作者简介
钱水土,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理论人才等,教育部高等校本科教学金融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任省政府参事。曾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基金9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统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尤航,男,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行为金融。
张潇元,女,讲师,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传染、期权定价。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