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金融教师党支部、地方金融创新监管研究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浙江省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联合开展的“金融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金融业界精英进课堂”系列活动第三讲,在经济311教室与线上钉钉直播同步开展。此次活动也是金融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活动中实践育人系列活动之一,邀请到南华期货金融资产研究总监王梦颖为主讲人,演讲主题为“玉汝于成——从金融期货历史到从业感悟”。讲座由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王永巧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共200余人参与。
此次讲座围绕的主题是中国的期货行业,王梦颖总监首先介绍了中国期货业的诞生,然后以“327国债事件”为例,介绍了中国2015年股灾和我国股指期货目前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于我国的期货行业功能定位出现变化,以及未来金融期货该往何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王梦颖总监首先介绍了中国期货业的诞生,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期货诞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已然成型。到了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我国首个期货交易试点市场开业,截止到1993年年底,我国的期货交易所就已经有50家左右,上市品种为七大类50多个。其次王梦颖总监详细介绍了“327国债事件”,剖析此次事件得出多空矛盾的根源是在于现货定价的不确定性。对于金融期货,王梦颖总监介绍了金融期货市场在2001年至2015年间经历的多次重大事件,并举了2015年我国遭遇的股灾和股指期货的受限和重新松绑。然后,王梦颖总监提到了我国期货功能定位出现变化,并将其总结为以下三点:发现风险功能、管理风险功能和配置资产功能。最后,王梦颖总监提出金融存在的意义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并指出从包干制到分税制改革,地方一直承担着经济建设的主力,而核心是融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两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第一是以土地为核心质押品的债务驱动模式,即芜湖模式和土地财政;第二是对于“不可能三角”的抉择和平衡,就是要采用因时制宜的货币政策机制。
金融实务精英进课堂是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不断拓展与业界联系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提升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人才素质培养质量,打造卓越金融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