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丨学院曾利飞副教授、曹伟教授等在《金融研究》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3-08-25阅读:630


近日,由我院曾利飞副教授、曹伟教授(通讯作者)和2019级研究生蒋凯合作撰写的论文《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汇率传递与出口定价能力———基于出口目的国收入分布视角》在《金融研究》2023年第06期正式刊出。《金融研究》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主办,其复合影响因子(2022版)、综合影响因子(2022版)分别为12.4477.557。在该刊物发表论文,十分有利于我校金融学科发展、提升我校学术影响力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出口目的国的集中度不断下降,覆盖面越来越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所得,出口前十位国家的集中度从2000年的74.81%下降到2019年的55.85%(不考虑疫情期间的情况)。中国出口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覆盖从以中低收入者为主要消费者的中低端产品到以高收入者为主要消费者的高端产品,并且对于同种产品,部分企业有能力根据目的国收入分布调整质量层次和产品价格,也就是说企业既可“按市定质”,又可“按市定价”。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增强贸易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品牌培育”等4项措施,旨在实现中国出口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从成本优势向质量和结构优势转变。在此背景下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对汇率传递的影响,能为我国出口企业更好地应对汇率变动风险、提升产品定价能力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基于上述背景,该研究将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两个因素(即收入分布)同时纳入统一的框架中,从理论上详细阐述收入分布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决策和定价决策的影响,提出目的国收入分布影响汇率传递效应的两个机制:一是通过消费者平均质量偏好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决策,进而影响汇率传递效应;二是调节产品质量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大小。

 

论文摘要

基于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背景,本文将目的国收入分布(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产品质量以及汇率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出口汇率传递效应和企业的出口定价能力,并运用中国出口至160个国家和地区的5209种商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出口企业倾向于采取“按市定质”策略,即向人均收入水平高、基尼系数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2)出口企业的“按市定质”策略影响“按市定价”策略,目的国收入分布通过产品质量影响汇率传递效应,中国产品的出口定价能力在人均收入低且基尼系数高的国家更高。(3)目的国收入分布同时调节产品质量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大小。本文由此认为,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实现出口目的国多元化对推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本文从国际贸易视角,为中国实施共同富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学理依据。

 

学术价值和政策启示

结合上述结论,本文从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得出以下研究启示。从学术价值来看,本文将收入分布、产品质量与汇率纳入统一的框架中来分析人民币出口汇率传递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传递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拓展了人民币汇率传递问题新的研究空间,比如出口目的国选择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人民币汇率升值如何促进生产者视角的产品质量或消费者视角产品质量的升级,进而推进中国产品高质量发展。

从实践意义来看,第一,中国出口企业需要继续实施出口目的国多元化措施,特别是应该加大力度增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绝大部分为低收入国家)的出口贸易。为此,政策当局应该顺势而为,为中国企业实施出口目的国多元化措施“保驾护航”,特别是需要制定相关出口贸易政策以消除出口企业的“后顾之忧”。由于中国企业生产的相同质量产品,在高收入国家的定价权更弱,在低收入国家的定价权更强,因此,企业在低收入国家的盈利能力更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出口企业理应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出口。然而,低收入国家市场环境和制度规则可能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出口风险相对较大,企业对自身的出口行为存在“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政策当局制定诸如降低税收、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意识教育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出口“保驾护航”。

第二,中国出口企业要持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高质量”是中国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影响的最好“武器”,也是中国产品跻身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最强“利器”。不难理解,高质量离不开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因此,企业应该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进而增强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的质量认同感;对应的,政策当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举措持续推进企业的研发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进而助力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研究从国际贸易视角,为中国实施共同富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学理依据。结论表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在高收入、不平等程度低的国家,由于质量竞争效应导致定价能力比较弱。面对汇率变动,中国企业没有太强的定价能力,企业只能自身吸收汇率变动对经营的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在基尼系数越小(收入越平等)的出口商品目的国,消费者可能不再对所谓的奢侈品趋之若鹜,换句话说,相比收入越不平等的国家,收入水平越平等国家的消费者,对进口奢侈品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面对本国货币升值,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奢侈品价格可能会降低,而面对本国贬值,进口价格也不会大幅度上升。因此,将上述结论运用于中国实践,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实施共同富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学理依据。目前,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超过世界银行的警戒线,长期以来进口奢侈品价格远高于欧洲国家,随着共同富裕政策实施,中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很可能下降,这将使中国更有可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进口国外高质量产品,从而增进我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作者简介

曾利飞1977年生,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货币政策、汇率问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供应竞争下中国劳动力收入占比与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动态协调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收入分配视角”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国最优的货币与汇率政策搭配”各一项,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财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专著《汇率传递、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获得浙江省社科联第八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曹伟(通讯作者)1982年生,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教授(2017年晋升)、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创新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浙江工商大学“优秀教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公派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宏观经济,在《经济研究》3《世界经济》《金融研究》(5篇)《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4篇)《经济学家》《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计9项。专著《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论文《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进出口贸易波动的外溢效应与反向冲击效应研究》获商务部2020-2021年度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担任《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以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蒋凯,1997年生,浙江湖州人,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分行。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研究生期间与导师合作论文入选第二十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