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精英进课堂第八十三讲暨“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浙江‘两个先行’”系列活动第五讲 公司经营中的金融思维

发布日期:2022-11-21阅读:417

1116日下午,由地方金融创新监管研究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浙江省金融科技产假融合联盟和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联合开展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浙江两个先行’”系列活动第五讲在经济315室与线上钉钉直播同步进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立新为主讲人,演讲主题为公司经营中的金融思维。讲座由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裘益政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共300余人参与。


 

孙总首先以财务会计师与投行分析师为例,与同学们探讨不同岗位薪酬差异的原因,进而引入了对于公司金融管理的分享。孙总讲到,所有公司金融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提升公司的价值,其主要的有效渠道分为提高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和降低企业加权资本成本(WACC)两个方面。孙总还阐明公司金融管理的核心主题是风险和杠杆,管理的主要要素是计划、融资、投资和风险四个方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造血能力与融资能力,即关注公司的企业战略、投资能力和资本结构、融资工具。此外,孙总以无锡尚德为例,列举无锡尚德破产的四大原因:外部制裁、无序扩张、风险失控和市场预判,从而启示公司从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存在分界线。


接着,孙总从融资端和投资端两个视角,解读公司金融管理的两大模块。在现实企业管理中,资本的回报会随着宏观及市场环境大幅波动,所以最优资本结构不是固定的。融资端的融资能力是比拼企业实力的标杆,孙总以李嘉诚与恒大地产的融资案例作比较,指出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会给企业利润形成鸿沟。投资端的资产配置应该跑赢通胀,而战胜通胀的难点在于板块配置难以把握,孙总以2010年和2020年温州市和北京市的房价对比,指出政策导向的区域性和局部性决定了在资源配置时存在极大倾斜的区域和行业。

最后,孙总从理论层面拓展到实操层面,介绍了万事利集团的资产配置策略:一主两翼的战略架构,即以实业为核心,资产板块和金融板块助力发展。万事利集团的投资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三性原则。在不同的项目选择上,万事利集团以风险控制为大前提,在风险控制要求下力争最大收益,同样的收益条件下风险最小。此外,孙总热情地分享了万事利投资团队在2011年股指期货市场上获得超额收益的案例,以此向大家说明配置正确的资产,不如选择正确的市场的道理。


会后,孙总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就同学们在校如何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给出了真诚的建议和指导,在座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