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金融学术论坛第180期:BANK RISK-TAKING AND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

发布日期:2021-06-25阅读:1098

为拓展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强化学院学术交流氛围,2021624日下午,金融学院在腾讯会议线上举办了第180期钱塘金融学术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彭俞超教授为金融学院师生做题为《BANKRISK-TAKING AND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EVIDENCE FROM CHINA》的学术讲座。会议由金融学院院长柯孔林教授主持,学院四十余位老师和学生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会议伊始,彭老师介绍了其研究背景,即中国于2013年实施了巴塞尔协议III,并收紧了银行资本金规定。随后,彭老师对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研究表明,2013年实施巴塞尔协议III资本监管后,货币政策放松降低了中国的银行风险承担,但降低了总生产率。新规收紧了银行的资本要求,并引入了新的风险加权方法来计算资本充足率。为了满足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银行可以通过筹集资本或增加对低风险借款人的贷款份额来提高其有效的CAR。在数据方面,彭老师使用了保密的贷款级数据,并与大量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水平数据合并,研究表明,新法规降低了货币政策放松后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银行通过增加对低风险借款人(尤其是对在政府担保下获得较高信用等级的国有企业)的贷款份额来应对资产负债表扩张。因为国有企业贷款在政府担保下获得了较高的信用评级。由于国有企业的平均生产率低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向国有企业的转移降低了总体生产率。此外,彭老师构建了一个带有银行投资组合选择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在校准的参数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提高了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份额,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下降,部分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影响。在交流过程中,彭老师同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详细解答了与会师生们的提问。

会议最后,金工系主任万谍副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万老师代表学院感谢彭老师的精彩报告,并指出这次讲座加深了我院师生对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认知,受益匪浅。至此本期线上钱塘金融论坛取得了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