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5月16日,浙江省第十七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浙江师范大学落下帷幕。我校选送的33件优秀作品经过文本评审、集中答辩、专家评审,喜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8项,特等奖获奖数全省并列第三、创学校历史新高,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其中,我院取得了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的佳绩,已连续三年获得特等奖奖项!
现场照片
获奖项目
01特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以地融金,养老立新”:金融支持土地养老的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基于浙江省10县区的实地调研
团队负责人:胡杭春
团队成员:王一如、吕俊杰、杨炎滔、包茹意、钟腾辉
指导老师:方霞、苑韶峰
推报学院:金融学院
项目简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尤为明显,农村养老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地养老是农村养老的有效补充方式之一,而土地养老的痛点是缺少资金,因此,探寻金融支持土地养老的最优模式和路径,以重新整合农村养老资源,使得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依,其意义凸显。本项目以人口老龄化和土地流转为双重背景,探讨在土地养老过程中金融支持路径的绩效及优化。团队选取浙江省10个区(县)的 60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从个体特征、土地条件、地区特征、金融环境四个维度构造结构方程模型评价金融支持路径对于土地养老的绩效,提出了“内源互补型”、“外源互补型”、“优势同步型”、“劣势同步型”四种农户类型,并将总结出的农户类型与五种金融路径进行匹配,同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匹配农户类型后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模式仿真,验证各金融支持路径的效果。最后,项目对路径选择推广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农村老人提供更优的土地养老的金融路径方案。
02 一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三治”载诚,信手“贷”来:基层社会治理参与下农村普惠金融新路径研究 ——基于桐乡三治信农贷的调研
团队负责人:洪德凯
团队成员:楼叶飞、顾文浩、李冠豪、陆夏衍
指导老师:邓弋威、方霞
推报学院:金融学院
项目简介:本报告以浙江省桐乡市的普惠金融产品“三治信农贷”为切入点,关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如何深度参与贷款授信的全流程,降低银行获取信用信息的成本,提升信息的质量,改变传统信贷模式无法解决的抵押约束、内生违约风险约束和个人信贷的不确定性。
同时关注基层自治组织如何从该普惠金融创新中获得可行的激励手段。总结农村普惠金融和基层社会治理两者双向互动的“桐乡模式”,并基于现有运行情况提出优化建议,研判“桐乡模式”在中国的可复制性、适用条件与推广路径。
03 二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活权兴农:集体资产股权如何纾解农村贷款困境?——基于浙江3试点地区24村居民参与股权质押担保的调研
团队负责人:唐世瑀
团队成员:张佳琪、张喻立、袁瑾、范萁盛、蒋微怡、黄可琛、夏家乐、黄茜、何锦城
指导老师:栾天虹、曾慧
推报学院:金融学院
项目简介:我国农村每年融资缺口高达3.05万亿,基层农村贷款难的问题亟待破解。缺乏有效的质押担保物是该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铺开为此带来了希望:倘若可以唤醒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激发股权中的质押担保权能,便能有效提高农村金融供给水平,纾解基层农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本作品选择浙江省改革先行示范试点县(市、区)作为调查样本地区,提炼浙江集体资产股权改革中权能活化的亮点经验,并借助因子分析模型和决策分类树,具体分析了限制质押担保权能进一步活化的原因并提供相关对策建议,最后依据浙江经验向停滞确权、探索活权、实现活权三类处于不同阶段的地区提供活权启示,从而帮助纾解我国农村贷款困境,促进共同富裕。
在学院和校团委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院各项目团队认真备赛,披荆斩棘,在本次挑战杯省赛中大放异彩,赢得了评委专家的肯定。我院历来重视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采取多项举措,将科技竞赛融合到学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领奖台上的金融儿们自信、从容,而在这沉甸甸的的荣誉背后是滚烫的汗水和紧握的双手。白日青春恰正好,意气风发少年时,金融学子们无论在哪里,都会是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