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 | 红色专项实践活动优秀作品巡展—“党建引领下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1-04-17阅读:1272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深化我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深度,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校团委结合第十七届“希望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面向全校团员青年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红色专项社会实践。自活动启动以来,全校团员青年踊跃参与。广大团员青年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切实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本次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接下来让我们跟他们一起感受红色精神,感悟跟党初心。

党建引领下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的研究

                               ——基于桐乡市三治信农贷的调研报告

01团队介绍

团队成员:方静文 洪德凯 楼叶飞 陆夏衍 顾文浩 李冠豪 祝逸飞 章钰璨指导老师:邓弋威 方霞 范剑飞项目概况当前我国已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乡村振兴在经济和治理上的改革对应着当前普惠金融改革和基层治理改革。但就普惠金融而言,如何将模式与农村居民需求全面对接的问题仍然突出;就基层治理实践来看,以“三治融合”为代表的基层自治制度推广缺乏有效的抓手。因此,能否让党建承担纽带作用让普惠金融与基层治理形成有效互动是本次调研研究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次调研实践历时15个月、23次实地调研,重点阐述了“三治信农贷”的运行机制、基层自治组织参与的过程和相比于传统模式的创新之处。根据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长效运行缺乏保障、额度固定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本地制定地方标准、“一镇一策”和面向全国推广的差异化政策。在本次调研实践中,我们认为“三治信农贷”对全国有推广价值,对党建引领普惠金融与基层治理的有效互动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2实践地点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03实践内容

NO.1“三治信农贷”的运行机制考察

针对桐乡市15个支行171个村支行,小组分析了每个村的“三治信农贷”基本情况,并对使用“三治信农贷”的典型村落进行问卷调查、典型农户进行个人访谈。针对机制运行问题,本组针对桐乡各个主体进行了27人次访谈,重点关注机制运行流程。

NO.2“三治信农贷”的运行效益分析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三治信农贷”的推出对于农户而言能够缓解农户在生产活动中短期的资金短缺困难,对于银行而言降低了农户信用信息的调查成本,对于政府而言提供了“三治融合”落实的奖励机制


NO.3“三治信农贷”运行问题及建议

“三治信农贷”目前在全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本组从各村镇的数据中注意到,村镇间用信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在党建力量的组织启信下,基层自治组织和农村金融机构针对农户的走访十分深入。但是在未来长期的业务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一种走访的机制沦为运动式的一次性工作需要深入思考。银行和政府之间的长期互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和关系进行,需要在党建的基础上发掘更多互通点。

由于各个镇甚至各个村的主要产业、经济状况、贷款需求和治理状况有所不同,银行如果能针对各个村镇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一镇一策”、“一村一策”差异化地为各个村镇设置产品,能够更加契合客户需求。

针对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地域特征,借鉴“三治信农贷”的相关经验。只有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化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模式,通过党建手段改变以往熟人关系和人情交际的竞争模式,才能够让不同地区的农民共同受益,实现全国乡村振兴。


04调研小结

本次调研实践基于“三治信农贷”这一结合基层自治组织的农村普惠金融新模式,对党建引领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思路,提出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创新、风险管理创新的新模式,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效益。将基层自治组织与农村金融机构以党建为纽带结合起来,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渠道、基层组织提供客户信息,两者互相依托并服务对方,以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