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精英课堂第六十四讲暨“双循环与金融业发展”系列活动 第一讲——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趋势

发布日期:2021-04-02阅读:1058



2021331日,朱斌副总经理应邀作了题为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趋势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钱塘江金融港湾高等教育联盟、浙江省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泰隆金融学院联合开展的双循环与金融业发展----金融业界精英进课堂系列活动的第一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在经济楼315教室进行,全校100余位师生参加,线上以钉钉直播形式进行,线上校内外师生共200余人参与。讲座由金融学院副院长曹伟教授主持,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讲授。

朱斌副总经理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交易的进化、实体经济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和分享,并对同学们未来的从业方向提出了宝贵建议。

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面,朱总首先从衣食住行以及投资理财五个角度简单介绍了相关期货产品,有棉花期货、鸡蛋期货、液化气期货、橡胶期货等。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并不久远,经历过2015年的衍生品之劫、异军突起的指数期权,起起落落的期货市场目前和未来又会如何呢?朱总给我们介绍了目前的全球期货市场比较,从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全球成交量排名前20的商品期货中70%来自中国,再具体一些,将中美市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细究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结构,不难发现存在着直接与间接融资的失衡、短期与长期资金的失衡,导致了资金配置效率低与系统性债务风险高的问题。对此,中国提出三大目标,并且对应三大手段。在此背景下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中国商品衍生品如此成功得益于以下三个驱动力:强大的制造业需要大量大宗商品、交易所针对国内需要开发衍生品、企业扩大规模存在强烈的避险需求。


 


接着,朱总分析了衍生品市场交易模式的进化。他以大商所为例,目前机构与个人的持仓占比相近,国内管理期货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其收益率相对于私募更为优秀,原因之一就是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相对而言对于机构有利。此外,朱总还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系统化交易,CTA策略,投资策略的维度,对冲套利,量化投资等等。总而言之,技术革命带来了交易方式的颠覆,丰富了投资者使用的工具。

最后,朱总着重讲了期货在实体经济中的运用。主要有基差贸易、基差套利、雪球理财产品、含权贸易。其中基差贸易指弱基差买,基差走强出货,不在乎绝对价格。基差套利包括跨期套利、区域套利、内外盘套利、品种套利、跨市场套利。雪球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希望当标的不发生大幅下跌时,获得稳定票息,仅在大幅下跌且存续期未涨回时承担名义本金的下跌亏损的目标客户。含权贸易是个性化的贸易定价模式,可以根据客户喜好来定制权力形式。


在分享结束后,现场有多名同学向朱总就相关主题的细节提出问题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此次报告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