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我院保险1801班邱逸翔参与其中的案例《如何寄宿大生态谋发展:遥望网络的平台镶嵌之道》名列榜单。为此,我们对邱逸翔同学进行了专访。
所得荣誉
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一等奖
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一等奖
Q1:您案例设计的初衷是什么?
N1:我们首先发现遥望网络是一个平台企业。例如,做一个连接玩家和游戏商的手游推广平台。其次,遥望网络同时还是一位平台生态的参与者,例如它的手游推广平台是建立在安卓平台上的,它的微小盟平台是在微信生态里的。最后,我们发现这是一种独特的嵌套式层级结构,我们命名为平台镶嵌,也就是在已有的平台生态中,基于其平台架构和提供的生态资源,搭建一个互补的子平台。这是一种独特战略,还没有在研究中被指出过。但是这一种模式对于初生的创业企业来说,很有借鉴意义。如果创业企业要做平台模式的话,要面临巨头的竞争,而在平台这一种赢家通吃严重的模式下,创业企业很难构建平台,只能参与平台。所以对于遥望网络的这种手段,即通过平台镶嵌战略来构建竞争优势,将其路径与机理剖析出来,或许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Q2:您案例调研中的困难和克服方式有哪些?
N2:困难的话,其实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如何解决问题。于我而言,最为重中之重的是对王老师提出的思想的理解。最初创作的时候,每一次和王老师讨论问题,我都会有全新的见解和体会,这就需要我自身反复思考以及查阅现有文献来深刻理解这个观点。王老师的指点相当于为我指明一个方向,一条道路,但是我是否能够把握准这个方向,能否踏上这条道路,还是需要我自身继续总结和反思,当然,还要在此感谢庆云学长的指点和帮助。再者,就是资料整理和文章撰写,各有为难处。资料收集这一方面,我通过各种渠道竭尽所能搜寻所有有关遥望网络的信息与资料,反反复复仔细研读很多遍,和王老师一起去社会调研,然后将调研结果转录。至于文章撰写,坦白而言,我的文笔不算好,所以写文章需要反复斟酌,落笔之后还要反反复复进行修改,当然,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Q3:您对当前案例最为满意的一部分是什么?
N3: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毕竟是自己的产出,都很珍重。
Q4:您对于案例的分析的是否有更高的要求?
N4:有的,困扰我们的另一个问题需要剖析,也是庆云学长和我在一起正在讨论的,我们想将这个案例分析往创业战略的方向靠近,那么这种战略相对于其他的参与生态的战略有何改变是我们要进一步进行对比分析的。简单来说,就是案例的故事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如何进一步与现有理论更好的对话,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Q5:您如何分配竞赛准备和日常学习的精力?
N5:平时的学习首先是将知识学得透彻,作业按时高质量完成,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在把所有知识点都确定弄懂之后,可以先将其放置一边,腾出时间准备竞赛。因为竞赛在学期末前都会结束的,意味着在学期末的时候,会有很集中的系统复习时间,做好准备就行了。
Q6:您能分享一下您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吗?
N6:具体科目具体分析。应该刷题攻坚就刷题攻坚,应该注重读背就反复读背,有些问题不必要纠结就坦然放手。在有限的精力时间下,做到效益最大化。注重反思与总结,自主钻研,克服怠惰,同时一定要学会运用多方信息资源,做到事半功倍。
Q7:您对有同样奋斗目标的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N7:首先是慎重考虑后坚定目标;其次,方向既定,便一往无前吧;最后,在一个学习的长时段结束后,反思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总结;再后,保持清醒,持续奋斗。
“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是中国管理案例的最高奖项,我校在此次评选中投稿数量和入选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共提交17篇案例(含4篇微案例),最终成功入选6篇,其中5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1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微案例)”,入选案例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至此,我校共有26篇案例入选“百优”,位居全国高校第9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位,省属高校第1位。
青春是人生的华章
奋斗则是青春的底色
希冀各位同学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祝愿各位同学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