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和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制定的《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工作方案(2019年)》,近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公示了2019-2020年度省产教融合联盟组建名单,其中由浙江工商大学牵头、我院重点参与的浙江省金融科技联盟正式获批。
联盟发起单位6家,其中1家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院校,联盟参与高校20个,其中一个拥有国家级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联盟企业3家,其中两家为上市公司。
一、联盟建设基础优越
1.专业基础方面
(1)学科一流。4个院校拥有A类一流学科,2个院校拥有B类一流学科。
(2)专业竞争力强。联盟高校拥有多个“十二五”、“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立项。
(3)中高职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联盟中职院校专业项目获批5个国家级项目、12个省部级项目。
(4)研究基地实力雄厚。联盟内共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智库。
2.实验和实践基地方面
联盟院校拥有6个国家级、30个省部级实验和实践基地,20余门课程实现了软件支持的工程化教学,依托38个专业软件的金融仿真模拟系统,二次开发了40多个具体实验项目。联盟与超过130家单位合作,每年培养学生近4万人次。师资队伍方面,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各成员单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优化专任教师结构。形成了一支由962名专任教师和467名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师队伍,其中419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占比高达44%,硕士以上教师为859名(占比为89%),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1%,365名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3.教改项目方面
(1)教改项目成绩斐然。联盟内院校共承担18项国家级、66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1所院校拥有84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
(2)课程改革成绩卓越。联盟内院校已拥有3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9项省部级课程改革项目。
(3)教材建设成绩突出。联盟内院校内已有5本教材获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7本教材获浙江省高校“十二五”优秀教材、浙江省级重点教材、浙江省规划教材、财政部规划教材、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等称号或项目支持。
4.科学研究基础方面
拥有2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包括副省级)3个博士点;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共发表论文专著488篇,国家级纵向课题107个,省级纵向课题191个。项目获得多次奖励,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5个,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65个,累计获得各类委托项目经费1455.9万元。
5.社会服务基础方面
在职培训方面,近三年累计与42家单位展开合作,完成培训项目52项,共计培养学生数量9749人次。职业资格认证方面,近三年累计与7家单位展开合作,开发及参与职业资格认证8项。投资者教育项目方面,近三年累计开展投资者教育项目19项,合计服务17568人次。
二、建设目标
联盟建设总目标是围绕“数字浙江”、基于八大万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目标,建立浙江省金融科技产教融合联盟,推动联盟内高校、职业院校、行业龙头企业在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共建共享,依托金融科技产教联盟做强一批金融科技行业龙头,形成专业特色显著、人才支撑有力、 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规模庞大的金融科技产业。具体目标有以下三点:
(1)共融共育。形成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2)共建共享。打造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一流智库平台。
(3)共创共赢。构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社会服务网络。
三、建设措施
联盟成员从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实验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创业建设五大方面进行教学层面的联动、共享和共建。分为优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措施、实践基地群建设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保障机制
联盟保障政策措施健全,包含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协同保障、制度保障等。人员保障包括建立金融科技人才培育机制和探索产教融合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协同保障涵盖发挥联盟企业协同效应和推动联盟单位全方位合作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