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院曹伟教授和其指导的2019级硕士研究生冯颖姣合作撰写的论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圈中的影响力研究》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年第09期正式刊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是国内惟一兼具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两学科的中央级刊物以及中国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其复合影响因子(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2019版)分别为4.987、3.165,在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此类学术论文的发表,有助于我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论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人民币与沿线国家货币汇率趋同性有所增强的既定事实,运用平面极大过滤图法(PMFG),构建了包括人民币、欧元和美元以及74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的汇率联动复杂网络模型。论文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时期汇率联动网络图的度值分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民币影响力的指数大小,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圈中的影响力进行了考察,包括影响力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和在空间上的地域差异。
研究发现:(1)由人民币、欧元和美元以及其他74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形成的货币圈中存在不同的汇率联动板块。(2)与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影响力相对较弱。(3)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地位有所提升。(4)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中的影响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中西亚地区最为强劲,在南亚、中东欧地区较为薄弱。
论文的政策含义如下:第一,对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高,应因地制宜;第二,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第三,应大力推进能源合作,大力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市场,实现人民币在该市场的计价、结算和储备功能,从而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